7月30日爱配资线上平台网址,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在穗举办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九周年建设成果发布会。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九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05家,累计利用外资539亿元,税收达到1094亿元,外贸进出口年增速达到24%,其中,2023年达到5800亿元。累计入驻港澳资企业2.6万家,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表示,未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在新的起点上破立并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助力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区。
投资贸易热土:
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05家
最近一年新设企业2.7万家
2014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
九年过去,广东自贸试验区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成绩斐然。
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九年来,外贸进出口由2015年1047亿元,增长到2023年58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年均增长近60亿美元。税收收入由2015年574亿元增长到2023年109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量超1300亿元。
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广东自贸试验区成为全国6个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地区之一。
目前,国家赋予广东的各项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地,形成相当规模的业务量。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6584亿元,占全省7.4%,同比增长11.9%;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占全省20%;税收收入1063.6亿元,同比增长16.2%;新设企业2.7万家,同比增长8.3%。
除了经济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梯队,自贸区内已实施的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金融、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作出6项特别开放安排。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措施落地生效,前海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目前,区内实有企业超29万家,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05家投资项目520个,集聚总部企业220家。
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产业集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其中,南沙形成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海洋科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了小马智行、云从科技等人工智能领先企业,首艘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下水试航。南沙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1900万标箱、相当于全球港口吞吐量第9。
前海成为全国最大类金融机构集聚地,集聚越海、华富洋、招商保税等8家年进出口贸易超百亿元供应链龙头企业。横琴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等“四新”产业加速发展,今年1月至6月,横琴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达5107万元,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覆盖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领域,集群效应显现。
国际贸易航运枢纽:
自贸区内新开通64条航线
南沙港成内地最大车厘子、榴莲进口港
海陆空联运以及跨境通关的体系便捷高效,进一步夯实了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国际贸易门户枢纽地位。
如今,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高,广东海关全面实施“智能审图”、非侵入式检查、机检直放等模式,在南沙推出“智慧审证”项目,对符合条件进口的冻肉、水产品、水果等新鲜易腐货物实现快速放行。全面推广“两段准入”“两步申报”模式,有效降低企业通关时间,扩大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介绍,海关通关优化监管服务及模式,今年1至6月新增航线7条,目前两模式总航线已达64条,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2亿元;新业态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累计融资租赁交付飞机286架和船舶141艘,国际分拨集拼进出口额突破2059亿元。
粤澳、粤港的出口“一单两报”改革,使得企业录入数据必填项大幅压缩80%以上,促进粤港澳三地跨境贸易数据的共享互用。
在横琴口岸,内地与澳门两地5家口岸查验单位联合作业,实现跨境车辆“一次排队、一次釆集、一次放行”,日均验放车辆0.6万辆次,通行效率提升40%。内地供澳门水产品实现“随产随检、随检随放”,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0%。
以南沙自贸试验区为例,口岸的高效通关,也助推了南沙产业的聚集发展,其国际贸易航运功能不断强化。
目前,南沙汽车出海跑出“加速度”,已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上半年南沙口岸出口汽车超过16.3万辆,同比增长48.5%。南沙港累计开通161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南沙港铁路自2022年开通以来,海铁联运完成约61万标箱,上半年增长54.9%。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挂牌,入驻26家航运重点企业。
南沙还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进口冷链查验平台,形成“港口+园区”货物集散模式,通关时效提升超25%,经结关放行“船边直提”的冷链商品最快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并在全国首创“即靠港、即开柜、即售卖”模式,第一时间将靠港并完成通关的应季水果、海鲜等产品转至南沙港口新鲜集市。
2023年,南沙冷链进口货值达213亿元,南沙港已成为内地最大的车厘子、榴莲进口港。南沙港口岸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也已于今年6月24日正式开放启用。
三地民生往来更便利
成全国港澳投资首选地,境外专业人士备案可执业
借助区位优势,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粤港澳合作成效日益显著。
9年以来,累计入驻港澳资企业2.6万家,实际利用港澳资509亿美元,占广东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的九成以上,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具体措施包括:全力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粤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创新措施。
同时,便利三地民生往来,南沙全国首个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设立以来,目前南沙有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3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已成功孵化粤港澳大湾区律师18名,全国首宗由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代理的内地案件即诞生此。
最近一年,境外专业人士执业也更加便利。例如,南沙支持持有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境外专业人士就业,前海实现港澳建筑师、工程师、税务师等24类专业人士经备案即可执业。
随着港澳合作全面深化,区内,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和粤澳发展促进会成立,集聚了69家港澳及国际商协会组织。同时,建成创享湾等港澳青创基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251家。
此外,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专家和企业高管的随行配偶及家属办理相关居留证件,共签发M字(贸易)和F字(访问)签证6088人次,同比上升220%。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据该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透露,今年,横琴实施分线管理,经“一线”横琴口岸从澳门进入横琴合作区的货物免保税政策得到进一步拓展,免税进口主体再扩大。人员往来方面,琴澳旅游团“团进团出”等一批促进政策落地。
以“琴澳动植物产品检疫规则双向衔接政策”为例,目前已约有2800名澳门居民,申请允许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进入横琴。有澳门居民表示,“分线管理后,跨境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横琴的人情味也更浓了”。
跨境畅通带来的民心相通,将进一步助力广东自贸试验区成为港澳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
张劲松表示,明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将在新的起点上加强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加大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力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成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区。
美国多个高级智库联合出版了一份反华指南,重点攻击中国在美洲的关系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爱配资线上平台网址